找到相关内容698篇,用时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修鸟瞰

    第七跳进前五的而妄想、分别,而起贪嗔痴慢疑即轮回的开始 ,业力从此产生。   修行还是要见闻觉知,尤其是大圆满与禅宗的修行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都要开放,但须学习一有见闻觉知立刻放下,无分别心...字,观想心轮部位圆形行中的“阿”字。心就定于此处,去尝试看看心是否还会被带走。当你发现心不再妄想时,就不要观想“阿”字,继续再观全身的受、想、行、。“受”就是身体或心的感受,“想”是念头,“行”是很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3650232.html
  • 真言教义汇集 (中)

    树,皆是四宝周匝围绕〕,此中所提七者,第七平等性智,在真言宗约为南方宝生佛,修行位、福德门也。依平等性智,修诸梵行,证得自心无量福德庄严果报,故于自心极乐妙境显得,七重栏楯,七重罗网,七重行树。栏楯...修。   【本尊融合】  以本尊作锻炼已,并串习之,将之融入自身,或作单尊、或作剎土坛城之观想。以与本尊连系至胜义故,本尊乃由自身之意观想而出并住,汝心之八,乃成身相及本尊之智。以胜义而言,其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5250405.html
  • 侧闻散记第四集(2)

    执著有法。所以人我执、法  我执是从果上说。俱生我执,实在说起来就是习气。分别我执,第六所出;  俱生我执,在第七,所以在因地。果位上就断尽了,断分别我执得妙观察智  ,妙观察智一转,前五转成所作...来而无来,去而无去,无来而来,无  去而去。  种子业   问:带业往生是带种子业,师父说种子业是过去业,什么是过去业?   答:起现行都不是种子,在第八叫种子,第六叫现行。比方你过去杀过生,第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0550567.html
  • 侧闻散记第四集(3)

    涅槃,不需要另求涅槃。  除妄想   问:怎样制伏妄想心?   答:去我执。我执有两种,分别我执和俱生我执。分别我执,第六分别;俱生我  执,第七,这两个要断它。   问:妄想心不断怎么对治?   ...快意失意都是空的。   去我执   问:怎样做才不会使业力现行?   答:去两种我执──分别我执,俱生我执。分别我执在第六执著第七,执著第  七的我见我爱我痴我慢。俱生我执在第七,执著第八的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0550568.html
  • 中国历史上的宗教(2)

    华严经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楞严经》,论有《瑜伽师地论》、《成唯识论》等。该宗宣扬“万法唯识”。以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末那、阿赖耶为八,前六管感觉或思维,第七起联系作用,第八总管一切,是“根本”,它绵绵续存,类似灵魂,承担著因果报应。人们平时所谓的事物,不过是八变现的“相分”,主观认识能力则是八之“见分”,认识世界乃是八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。又提出“种子”学说,种子分有漏、无漏,后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3051697.html
  • “孔颜乐处”心解——宋明之际一段儒释“心性”通辨

    智亦意矣。 染净非他,得丧在我,如反覆手间耳。”[9](p.7) 焦竑是这样来打通儒释之间的对立的:实际上这个“意”就是佛教唯识学上讲的第七染污 知 ,也就是他说的“七情之根”。人的喜怒哀乐皆...又被染污成“意”,成为第七染识,即是我执法执,而“染”与“净”都由“我”这 个第七来决定。这个“智”就是清净的意识,即是处于“思虑未起,物欲净尽之时”,也 就是“圣人应世,非意也,智也”的意思。故孔子...

    徐湘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3951832.html
  • 把握佛法的基本内涵——佛法六要点

    就是大圆镜智。  (二)平等性智,有情无情,法法平等没有分别,唯有平等方能广大无边,我们有分别执着,不平等,心量小,佛无分别执着,其心清净平等的。智慧是心的作用,心量广大,其作用就是平等性智。转第七...万物和一切法的本源。万事万物怎么生的呢?就是因为妙明真心变成了妄想执著的后天意识,也就是此处所说之,即世出世间万事万物和一切法建立的原理,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,就是唯识所变,你心里想什么,这个境界随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5251854.html
  • 禅宗的藏识思想与体用论

    、意、意识及五识身。 [8]  此中的「识藏心」就是第八(阿赖耶),「意、意识及五识身」就是第七、第六及前五。经中说「如来藏」名为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...(第八),如果生起思量分别(第七),即随前六共俱,六根身乃妄执六外境,因而由根、境、和合触所生起的一切法,其实都是从自性起妄念分别所产生的作用。这种真妄和合、由体起用的藏识思想,与《楞伽经》...

    刘嘉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3853563.html
  • 成唯识论八段十义讲要

    (自证有,即说能变是真。) 但如与识异,实非是即,次梨耶中求解脱义。(梨耶中求解脱义,乃译义偶误。旧译第七末那名阿陀,阿陀那此云执持,末那此云执。执持,非执;陀那执种,末那执我;陀那梨耶同属第八,... │├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│心心所│八识皆有 (转识种为八│唯限八 (本起信论││缘起之│所持八名这种由转│三细生六粗无第七││本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1353881.html
  • 佛教对于人类的永恒价值 ——佛教(佛经)价值内涵之探讨

    可以破除对真理的迷惑,明了洞察世间出世间一切学说之是非真妄。   (2) 平等性智,为第七(末那)所转;获得平等性智,可以转变人本能具有的自我中心立场,从而能平等地看待世界上的一切众生,具有一种...细身,指由气、脉、明点所构成的微细生理机制,为粗身粗心进行正常活动的本源功能,大略相当于所谓的生命场;细心,指意识下含有本能欲望、自我执着、意志冲动等潜在的精神活动,亦即染污的第七末那和第八阿赖耶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22454379.html